学校定位

首页 / 工大概览 / 学校定位 / 正文

特色二: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坚持“三结合”

发布日期:2021-04-30 浏览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多年来,我校一直把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作为教学的首要工作和教学改革的龙头,并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了地方工科院校的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

(一)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1.从学校创建至20世纪60年代末:以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指针,形成了一条以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制为特征的改革主线

这一时期,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政策相适应,学校完成了由中等专业教育到专科教育再到本科教育的转变与提升;教学改革以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制,逐步提高办学层次为主要特征。

建校初期的教学改革,主要学习苏联办学模式、教学方法。1958年以后,走过了“工、读”比例不断调整的路程。

1961年8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吉林省主要培养工业和科学研究方面人才的重点高校之一。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学校进行了包括专业调整、修订教学计划、科学研究结合毕业设计等环节、将实习从劳动中划分出来在内的多项教学改革。

1962年以后,学校开展了“工中有读,读中有工”的教改试点,提出“要彻底打破那种教旧书的老办法,……把专业和劳动相结合,寻找一条办新型大学的路子,培养新人的新路子。”

2.从复校到更名后(1978年至今):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

1978年吉林工学院复校以后,在恢复建设时期,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发展新专业,开展多层次办学。

1985年初,学校提出:“根据‘三个面向’的原则,改革现有科系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这一思想既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教育部后来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相一致。

1988年1月,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办出工学院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基础扎实、适应性强、虚心好学、安心基层、重视实践、勇于开拓的特点。”

1989年,作为试点学校,率先在吉林省高校中成功地实行了“按大类专业招生和培养”的改革,拉开了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

1993年,在《吉林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输送质量优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中,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思想与后来的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定位要求也是比较一致的。

1995年,我校在按大类专业招生培养改革基础上,在制定新生教学计划时,实施了“由按大类专业招生培养向按学科培养转变的人才模式改革”。

1996年,我们在全校教职员工中组织开展了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人才的大讨论。

1999年,在实施按教育部新颁布专业目录而制定的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进行了“学年+学分”制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从教育教学机制上进一步全面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0年,继我校与北京工业大学等8所地方工科院校合作承担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之后,我校主持的教育部“世行贷款”教改课题《地区性院校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被批准立项。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2000年底,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了创新教育大讨论,全面启动了创新教育,继而又提出并实施了创业教育。

2002年3月,学校更名后,不失时机地组织了“更名以后怎么办”的大讨论;同年,召开了党代会和教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针,提出并组织实施了“质量强校工程”。

2003年下半年,结合本科教学评估与建设,再次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教育创新大讨论。2004年暑假,组织了全校范围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学习、大讨论。

(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做法和成效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89年至1995年是按大类专业招生和培养人才改革阶段;1995年至1999年是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改革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是深化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改革和学分制改革的阶段。

1.我校按大类专业和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按大类专业培养人才改革,即前2-2.5年不分专业,按专业大类的共同基础课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再按专业方向参考学生志愿和社会人才需求分流培养,使学生的专业基础有较大拓宽,专业适应性更强。

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即绝大多数学科专业实现了前3年按共同的公共、学科专业基础进行人才培养,把按专业分流培养的时间后移到第7学期,并注意因材施教、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的多样化,与按大类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相比,在拓宽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使学生的专业方向更具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2.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做法

(1)从招生改革着手,由按专业到按大类专业再到按学科招生,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989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形成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的问题,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试行了按大类招生的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吉林省在1990年铺开了这一改革,我校在当年暑期的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1995年,我校又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实行了招生“并轨”改革。1999年,我校积极配合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改革,在扩大招生中走在了吉林省属高校前列。我校的招生工作两次获得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2)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

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年来在改造、调整老专业和增设新专业方面,我校经历了从增加专业、扩大学科数量以促进规模发展,到调整改造老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以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平台的过程。到1994年,我校本科专业已达27个;同年,学校组织了首次专业建设评价,根据吉林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对原有的27个专业进行优化整合,将专业数调整到20个。

1998年,我校把专业发展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观结合起来,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把本科专业由26个整合为18个;形成了金属材料、机械,高分子材料、化工,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软件、信息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等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学科专业群。1999年以来,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学科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性好的相近专业。从而,比较好地打开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壁垒,构筑了各大类学科(专业)相互联系的宽广平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3)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教学改革

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1989年以来,我校坚持开展课程建设与评估,到目前为止已进行13次评估、10次复查;我校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共同课、大学外语、“两课”、大学物理、四大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公共课、基础课改革取得了明显成绩,先后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教研课题立项;工科各学科基础课教学安排基本统一到了第6学期,学科主修方向课模块在1999-2003级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比例为10.4%左右,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基础,拓宽了专业口径。

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1989年以来,在课程建设中,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历次教研课题立项中,都有较大比例的教学方法、能力培养方面的项目被立为省级教研课题;1994年以来,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不断巩固、深入;金工实习基地建设成为吉林省高校的样板,金工实习教学及其改革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9年,在《高等数学》改革中增设了《数学建模》课程;从1996年开始,每两年评审一次教育技术成果;2001年启动了校内电子设计大赛活动;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了能力训练。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计划框架的实践教学安排上,增加了“两课”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等属于第二、三课堂的教育环节;在工科各专业的“必修”实践教学中,增加了能够综合专业内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实验”;在2003级本科培养计划中,面向全校社科、艺术类专业增加了一周的“工程认识实习”;在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上,把“课堂教学”与“创作教学指导”分开,既削减了理论课程的课时,又积极探索了“艺术+工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努力开发综合、设计实验、开放实验室和机房;坚持开展学科单科实验操作技能等各类学习竞赛;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二次答辩和优秀设计、论文评选;实施创新教育工程等。

3.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1)在改革实践中,总结形成了4种6类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

这“4种6类”人才培养模式是:

按学科培养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全校理工科专业,前3年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体现学科内“通才”;后一年在学科内设主修方向培养“专才”。

“大类通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此类模式为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教改试点总结的成果,其“大类通才”部分与第一种类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第4年只设少量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在学科内开放,任由学生选课,以求在学科(大类专业)内的“复合”。

“按社会需求设计人才类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此类模式为我校化学工程学院教改试点总结的成果,具体分为3种类型:工程技术型——对这类学生的要求是,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意识强,毕业后能从事生产、开发工作;科研型——对这类学生的要求是基础好,数学、外语水平高,毕业后考取研究生或从事科研工作;技术管理型——这类学生毕业后,可运用自己在校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从事管理工作。

“设计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这类人才的培养,第二课堂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其具体的强化培养过程有以下途径:学校开展的创新与创业教育;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等各类科技实践和各级各类竞赛。参加这些与学习、成才有着密切关系的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进取动力,提高自己成为设计、开发、创新品质突出人才的成功概率。

(2)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社会影响

从1989年按大类专业培养的改革到现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历经15年,共有近两万名毕业生陆续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1年,我校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改革成果获得了“吉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我校主持的《地区性院校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教育部立为“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世行贷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教育部在2002年4月给予了表扬;2002年11月,《光明日报》刊发了我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文章;2003年8月,课题研究成果论文被收入教育部高教司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创新·发展(第一集)》一书,在高校中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Baidu
sogou